巧治复发性银屑病
发表时间:2019年-04月-22日浏览量:645
巧治复发性银屑病
胡建华大夫在国际银屑病讨论大会上的报告摘要
银屑病目前仍为原因不明的皮肤病之一。本病以青壮年之发病率为最高,有些学者认为本病伴有微循环功能障碍,亦有人认为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病理性改变,且随着银屑病类型、病情的不同而异。我们对患者中的192例做了肝血流图检查,发现有明显的肝静脉波及门脉波升高者占29.2%,提示部分银屑病患者肝脏血液瘀滞,回流受阻,有机能性门脉高压。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对本病进行辨证分型、辨证施治,巧治银屑病,取得很好疗效:
以下是我们从1980-1983年在门诊观察治疗了256例银屑病患者的情况
一、 临床资料
256例患者中,男141例,女115例;年龄1-74岁,其中21-50岁者178例,占69.5%;病程10天-40年,其中1年+-30年者161例,占62.9%;256例患者中,因扁桃体炎诱发者45例(18%),寒冷、感冒诱发者54例(13%),劳累、精神因素诱发者44例(17%),外伤诱发者11例(4%),药物诱发者5例(2%),原因不明者117例(46%);绝大部分患者曾接受过中西医各种治疗,而且曾多次复发。
二、辨证分型、辨证施治
分 型 |
辨 证 |
施 治 |
血热型(137例) |
皮疹扩散迅速,基底潮红,鳞屑易剥离;自觉口渴烦躁,瘙痒便干,脉弦滑或滑数,舌质红或暗红、舌苔黄或白。证属血分郁热, |
治拟清热凉血活血。 |
血燥型(55例) |
病程久,皮肤干燥,色淡红或暗红,鳞屑厚,新生皮疹较少;舌质淡红或暗红、舌苔剥落,脉缓或沉细。 证属阴血耗伤,肌肤失养 |
治拟滋阴润燥、养血活血。 |
血瘀型(59例) |
病程长,皮肤增厚,色暗红;舌质暗红、有瘀斑或瘀点,脉细缓 |
治拟活血化瘀行气。 |
风湿型(5例) |
病程长,周身泛发斑块状皮损,伴关节疼痛或变形(以小关节为主),部分患者血沉增块,脉弦滑微数,苔薄白或腻。 证属风湿毒热,痹阻经络 |
治拟祛风除湿、解毒通络活血。 |
我们对血热型及有明显感染者使用了具有杀菌、抑菌及抗病毒作用的清热解毒药物,对血瘀型患者(肝血流图常示异常)重用了活血化瘀药物,对其他两型患者也相应使用了上述两面类药物。上述两类药物作用比较广泛,可调节机体反应性,改善全身及局部的血液循环,直接或间接起到抗炎的效果,在同时配合外用保护性泥膏或软膏的情况下,可获得较好的疗效,不仅复发率降到最低,而且复发周期也逐年加长,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治疗方法。
三、256例患者的治疗结果
疗效 |
例数 |
比例 |
恢复情况 |
服药时间 |
随访1-4年112例 |
痊愈 |
87例 |
34% |
皮损全部消退,仅余色素沉着斑或色素脱失斑 |
(总有效率87%)最短: 2周 最长:5个月平均:4个月 |
未复发者100例,占89.3%;复发12例,占10.7%。复发时间1-2年5例,3+-4年3例。复发后再次接受治疗,短期内仍能获效 |
基本痊愈 |
82例 |
32% |
皮损消退95%以上,仅残留个别皮损 |
||
有效 |
54例 |
21% |
皮损消退50%以上 |
||
无效 |
33例 |
13% |
皮损消退不足50%变化不大 |
3周 |
|
注:以上是胡建华教授1983年在国际银屑病讨论大会上的报告摘要。
胡建华教授简介:
胡建华 女 74岁 皮科主任医师 胡大夫从医已有50多年,她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临床经验,潜心研究治疗各种皮科疑难杂症,如:银屑病、太田痣、硬皮病、白癜风、带状疱疹等,均有显著疗效;多次在国际大会和杂志上发表论文、报告,1988年在国际皮科学术会议上又作了《太田痣的疗效探讨》报告,1984年在全国皮肤科学术会议作了《中西医结合治疗123例带状疱疹的疗效》报告并被收录论文专集,1993年胡大夫被收录于《现代中医特色医术荟萃》
胡大夫现为明道草堂中医门诊部皮科主任医师、研究员。
问诊务必提前电话预约
预约电话62389090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4号7幢8幢
网址:www.mimgdao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