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气初探
中医的运气学说,来源于内经的七篇大论。因为是论天论地的,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,天机不可泄露。天意难违,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,个人认为:
后人研读者甚多,但读懂者较少,因为文化历史沿革等等原因,许多问题是难以用现代论点,解释的,因此我认为不需解释纠缠于某一文字章节,只需按照古人的教诲去做,就可以顺应天时延年益寿,少生疾病。 正如子午流注一样,自古至今争论研读者甚多,有的认为其论点相互矛盾难以解释,那不是古人的问题,是我们学习不够,不能理解,但只要按经络循行规律时间去作息生活,自然会获得健康,反之则疾病丛生,寿夭早亡。
我们学习运气学说应怀敬畏之心,耐心研读遵照执行,顺天意而做,不必刻求全解。自有记载以来尚未见有完全学透精通之人。
《素问*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天有五行,御五位,以生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。人有五脏,化五气,以生喜、怒、思、恐。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,终期之日,周而复始,....”
夫五运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....故物生谓之化,物极谓之变,阴阳不测谓之神,神用无方谓之圣。
夫变化之为用也,在天为玄,在人为道,在地为化,化生五味,道生智,玄生神。神在天为风,在地为木;,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;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;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;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。故在天为气,在地成形,行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。
然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,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,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,金木者,生成之终始也。
五气运行,各终期日,非独主食也。
甲乙之岁,土运统之,乙庚之岁,金运统之,丙辛之岁,水运统之,丁壬之岁,木运统之,戊癸之岁,火运统之。
子午之岁上见少阴,丑未之岁上见太阴,寅申之岁上见少阳,卯酉之岁上见阳明,辰戌之岁上见太阳,己亥之岁上见厥阴。少阴所谓标也,厥阴所谓终也。
厥阴之上风气主之,少阴之上,热气主之,太阴之上湿气主之,少阳之上相火主之,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,太阳之上寒气主之。所谓本也,是谓六元,此处说明五运六气之基础,万物始生于天,成长于地,天气为主宰,地气为相承,天地之气相合,合而化生万物,阴阳,五气、五味皆生于五运
我们在基础学习时常说,阴阳者天地之道也,而省去了“夫五运”三字,笔者认为,古人将五运冠于阴阳之首,说明五运与阴阳之间的关系,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,离不开五运。即五运影响阴阳、天地之道,万物变化、生杀繁衍。
五运六气是天体运行中,太阳与地球、月亮与地球的运行,产生的自然现象,六气是日地之间的关系,有主气与客气之分,主气来源于地球运动自身,客气来源于太阳, 太阳的光照对地球的影响,地球的自转规律形成了对阳光的能量,吸收多寡而产生了四季,(五季)春夏(长)秋冬因为地球围绕太阳的规律,运动基本不变,所以六气也是相对固定的,春为厥阴风木,春夏之交为少阴君火,夏日为少阳相火,长夏为太阴湿土,秋冬之交为阳明燥金,冬日为太阳寒水,其顺序为厥阴——少阴——少阳——太阴——阳明——太阳,此即六气之循行顺序。
六气又有主气与客气之分,主气来源于地球运动自身,客气来源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,由于太阳本身的活动能量释放,太阳风暴等产生的动力不停的变化,其变化的大小对地球的影响也随之增减,其产生寒、热、燥、风、火作用于地球,是地球上的动植物,微生物产生变化作用于人体,使人产生疾病或健康,平安,我们的祖先通过千万年的观察总结,逐渐的认识总结了一年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,得出了预防、回避、躲藏、治疗、的经验,也就是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.....""不治已病治未病"......
五运是月亮和地球运行所产生的。主运来自地球的运动,客运来自于月亮的运动。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,既受地球的影响又受太阳的影响,而月亮自身的运动又影响着地球,朔望、潮汐、方位又对地球的生物环境产生影响。大气的影响,太阳光照,月光对地球的作用,等而使地球的气候产生相应的变化,这就有了,“至而不至,不至而至”
星辰的运动亦可对运气产生影响,木火土金水五星合于五行、五方、五音,星辰的运动常产生异常的气候,因此60甲子出现的异常大的变化似与星辰相关。
天圆地方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观点,运气的精髓,古人用河图洛书太极图之理论衍化出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,总结归纳运气学说。
主气主运来源于地球本身。
客气客运来源于太阳和月球,客气为流动的故为客。
其常法为太极河图
变法为洛书内经推化运气变化,主要用洛书。